裝滿一半水的杯子,樂觀者很高興的認為已經有一半裝滿,而悲觀者卻認為杯子快要沒水了
樂觀者對於過去、現在及未來充滿正面的想法。面對生活與工作充滿精力,比較容易相信陌生人,對不確定的事物有較正面的期待。
擁有樂觀特質的人,在生活的各個層面:學校、工作、婚姻、運動等均有較佳的表現。他們比別人賺更多錢,有較為美滿的婚姻,更重要的是不容易沮喪憂鬱,也比較健康長壽,熱愛學習。
由此看來,擁有樂觀特質是多麼重要的事。看待人生的態度影響了人的一生。如果可以選擇,你是否要樂觀的特質?
有人或許要問,測出來又怎樣?天生如此就如此。
可是,不要忘記外在環境與教育的重要與影響,還是會改變人的一切。如果是孩子,那更不要忽視。如果及早得知孩子是否具有樂觀特質,在0-12歲的成長黃金時期就可以及早提供養分,導向孩子積極樂觀的特質。
PERSONA的基因檢測可以用最新的基因定序技術,檢測出您天生是否具有樂觀的特質。
如果您的遺傳特質比較傾向樂觀,恭喜您。但是如果您的遺傳特質比較欠缺樂觀,也不用沮喪。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,也能改變一個人的特質。
要如何培養孩子樂觀的特質?
0歲是發展孩子的情感期,肯定自己的重要時期。儘管孩子仍不會說話,無法清楚表達自己。父母在這個時候多表達對孩子的愛,建立孩子對環境與人的安心,多與孩子說,這個世界是美好又快樂的地方,傳達媽媽隨時都在,寶寶可以安心的訊息,和孩子有足夠的肌膚接觸,用豐富的對話溝通。充分的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。在充滿愛與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,孩子是快樂的。
到了2,3歲的年齡,孩子逐漸想要多方探索。盡量放手讓孩子嘗試,並且巧妙的幫助孩子完成一件事,建立成就感。
當遇到問題的時候,都要問孩子該怎麼做。多問問題,不急著提供孩子解決方式,讓孩子思考該如何解決問題。讓孩子從中學習,然後找到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。進而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。孩子因為在摸索的過程得到鼓勵,完成一件事的時候也有成就感,因此會逐漸朝樂觀的特質。
父母在鼓勵孩子努力的時候,通常都會用獎勵的方式,以期得到正面回饋。例如小明玩玩具之後,都不收拾。獎勵孩子的時候,可以不要馬上就獎賞。可以說,小明如果連續一週都有好好收拾玩具,就可以獲得最喜歡的草莓冰淇淋。研究顯示,通常能夠接受延遲獎勵的孩子都具有樂觀特質。
鼓勵孩子多方嘗試,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說:「好麻煩,好難喔。」要多鼓勵「好好玩,試試看!」讓孩子喜歡探索新事物。
適時幫助孩子一把,但是若失敗,要多鼓勵,讚賞。畢竟完成一件事都是一個過程,讓孩子了解成功或失敗以外,可以學習到的東西。適時提醒孩子,與自己比較就好,才能體會到過程的滋味。
不斷多方鼓勵孩子,多練習多嘗試。讓樂觀與信心植入孩子的心裏,讓孩子發自內心永遠具有樂觀的性格,一輩子受用無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