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父母詢問,如果孩子做了基因檢測,測出先天的潛能特質與學術特質有不錯的表現,是否就表示一定要朝這樣的方向走?
我們的建議是:僅供參考,放在心上,靜觀其變。不要硬是將孩子塞入預設的框架裡,期待孩子發展成我們以為該有的樣子。因為,孩子的個性氣質會隨著成長改變,孩子的能力也會隨著學習而不斷展現出來。家長不要太早預設立場,將孩子塞進自己期待的框框裡。如果孩子在父母的期待下,扭曲自己成為父母期待的樣子,他的心裡可能也不會快樂。
基因檢測幫助孩子儘早認識自己的天生特質。但並非標準答案。認識自己,發掘自己的特質,也許能夠開拓另一片天。最重要的是,找出自己的興趣。
所以,父母要耐心觀察和追蹤,接納孩子,讓他們多方探索,找到自己的興趣,引導孩子活出自信與快樂。
然而在任由孩子自由發展之餘,在孩子0到6歲的黃金成長階段,還是可以培養基本的能力,例如日本教育專家專竹內繪里香建議:
0歲刺激孩子的五感,可以培養好奇心
1歲讓孩子體會到自主性
2歲培養孩子的想像力
3歲重視孩子的想法,培養獨立能力
4歲給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,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
5歲讓孩子相互合作,培養自我主張的能力
6歲給孩子足夠的愛,培養自信
許多親子作家也都同意,時代改變許多,行業變得多元化,只要有足夠熱忱、能力與興趣相符,鍛鍊自己的專業,絕對能脫穎而出。